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钝角网”按:9月6日-7日,由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北京智享荟主办,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9第二届西太湖全球公司发展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今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的第41个年头,西太湖论坛以“共建开放型经济、同享新规则机遇”为主题,邀请到了全球公司的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共计300余人,共同为世界、中国和江苏开放发展献计献策,促进国际共商共建共享。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许纪霖先生在论坛上的演讲。
许纪霖
前几年,我对工匠精神有过一些想法,今天借这个机会,特别是给在座的很多青年企业家们分享一下,为什么创业需要工匠精神?我们都知道“工匠精神”这个词过去不太流行,是三年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他说的工匠精神主要是从技术层面来阐发的。我是做文化研究的,今天主要想从精神层面来说,在我看来,工匠精神不单是说技术问题,更在于一种文化,一种态度。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和大家谈一谈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
我们知道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家,一个是日本,另外一个是德国。我们也知道虽然中国是一个世界工厂,但有不少产品是粗制滥造,比较山寨。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历史上没有工匠精神,事实上古代中国社会分为“士农工商”,这个“工”竟然还在“商”的前面。“工”就是过去的手工业者,地位是非常受尊重的,否则很难想象,我们到台北的故宫博物馆可以看到用玉雕出来的那棵足以乱真的大白菜、一块红烧肉,这都是我们工匠精神个产物。尊重手艺人,过去也是中国的传统。为什么在过去手艺人受到尊重?实际上很简单,他服务的不是宫廷,就是贵族,所以工匠精神是服务于上流社会的。但是中国很不幸的是革命太多了,特别是到了近代的革命,最后铲除了贵族,尤其在1949年以后,由于当时客观环境,长期物资的匮乏,普遍的生活贫困,就像十八大所提出来的,主要是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求的矛盾。所以,当时重要的不是精益求精,是一个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在这个背景下,工匠精神就开始消失。
改革开放以后,工匠精神回来了没有呢?没有,因为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以后,地方政府追求gdp,而不少企业追求的是赚快钱。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想的都是如何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当然就很少谈到工匠精神。也就在这几年,我们知道,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三驾马车里面投资、出口遭遇了瓶颈,现在的内需又远远不足,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才浮出去了水面。
我现在就来谈一谈,从文化角度理解的工匠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说的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第二句话,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第三句话,工匠精神是对卓越的追求。
先说第一句,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伦理学家叫麦金太尔,他有一本名著叫《追寻美德》。他说人对利益的追求有两种,一种是追求的外在利益,比如权力、财富、知识,事实上这些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身外之物,人对它的追求当然是有着很大的动力,但是麦金太尔告诉我们说外在利益这些东西是可以替代的,比如说企业,企业家觉得干这行好像赚不了什么钱,改行干另外的可以赚更多的钱,那就立马改行,这是对外在利益的追求。麦金太尔说还有另外一种追求的动力,是内在利益。所谓内在利益,是说干某一行对人来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的需求,是不能代替的、非此不可的“那个”,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内心渴望。这就是麦金太尔说的,如果人要成大事,最重要的是要有这种内在利益。从我们职业的角度来说,我把它称为叫“志业”,能满足内在利益的职业就是人的志业,就是和志向、理想有关。
我想说现代人的志业就是一种专业精神,今天我们在座有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我相信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品位和专业价值,不知道大家体会到了没有?你越是喜欢它,越对它有深刻的理解,就有可能不计功利地要把它做到完美,获得的不仅是金钱的回报,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内在利益,内心的那份满足。我们都知道乔布斯的故事,乔布斯为什么能够成功?最重要的是乔布斯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对他的产品达到了精益求精,近乎一种宗教般的追求。所以,他才成功。《乔布斯传》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的时候,有位评论者就很感叹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老是想着job,所以永远出不了jobs。我们看到,今天中国流行的是各种各样的胡润财富排行榜,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但是中国现在缺的是什么排行榜呢?缺的是专业技术排行榜、行业声望排行榜,缺的是这些。事实上,各行各业竞争是很激烈的,但是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我想一定是那些不把财富作为终极理想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我想华为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如果华为要赚钱的话,它应该上市,但是华为没有上市,它有自己的理想,这是一家好公司。
第二句话,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沈从文有句话,他说“文学之于我不仅是兴趣,而且是信仰”。我们都知道沈从文差点就成为中国大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可惜他早一个月去世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中国文学的无冕之王。文学之于他是生命,是信仰,所以我想,最重要的工匠精神是什么?这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这种工艺有一种敬畏感。一个产品要做得好,不仅靠外在竞争的压力,同时也要靠内在的信仰。所以,对今天的企业家来说,你的信仰不一定是家国天下,但我想你首先要对自己的专业有信仰,有这份热爱。
我们都非常敬佩google公司,但是google公司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竟然是一家只有10%的人在那里负责赚钱,而90%的人在胡思乱想,这就是创新。所以,alphgo最后击败了全世界所有的围棋高手,震撼了世界,这个动力不是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实际上就是google对人的自我能力的超越的一种追求。的确,如果要创业成功,人必须有极高的智商、情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时代比的不仅是聪明,比的也是傻。这个傻并不是真的傻,而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行业,自己感兴趣的这个东西有一种韧劲,非此不可。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去追求它,最后达到了这个行业,所选择事业的顶峰。我想说成功当然很重要,但是最大的成功有时候恰恰来自一种我称为的游戏心态。对你所喜欢的行业,以一种超越功利的态度去追求,有时候就会有大成功。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采访,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华裔学者崔琦。他拿到诺贝尔奖以后,有一个小记者问他,是否每天在实验室都很辛苦?崔教授是一个河南人,非常憨厚地一笑,说,“哪里,我每天都带着好奇的心情进实验室,不知道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什么。”他说他每天在实验室像过节一样快乐。所以你看崔奇的成功,不是因为他功利,追求成功,而是他放下了,某种意义上也很佛系。每天在实验室里玩游戏,一不小心就玩大了。
这里我要提一下创业导师李开复在网络上流传的很多金句和名言中我最喜欢的那句,“听从内心的声音”。自我肯定,它与外在的标准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自我的尺度,做最好的自己。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成为你最好的自己,所以我想今天在座有很多青年企业家,是否最后有大成功,你很难保证。但是只要你做下去,你就能成为你最好的自己。
第三句,工匠精神是对卓越的追求。我想说的是工匠精神追求的是一种品质,这就是贵族品质,这叫卓越。这个词现在很少提起了,但是我想重新提出来。供给侧改革意味着什么?就是提供卓越产品。消费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匮乏时代,那仅仅是为了获得官能欲望的满足。到了第二个时代,小康时代,消费者消费的不是物质,是通过消费来获得自己阶级的身份,以获得他人的承认和社会的尊重。今天我们知道中国都市的中产阶级,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的消费,已经进入了身份认同的这个阶段。这种消费最重要的实现文化分层,这种分层不是通过物质,是通过文化来实现的。对贵族社会来说,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有没有文化品位,这是贵族和暴发户的区别。所以,对我们来说,要非常清楚产品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就是文化附加值,是那个象征符号。关键不是消费什么,而是谁在消费,所属的群体是什么。这还不是消费的最高层面,最高的层面,贵族精神是什么?自由个性、与众不同。身份消费还是异中求同,你要进入那个群体,但是个性消费是要显示出与众不同,同中求异。这就是从身份认同到自我实现的变化,所以今天最牛的创业者、创造者,他的产品不是跟着潮流走,是领导潮流。不是时势造英雄,是英雄能够造时势,这才是一个卓越产品最重要的特点,身份消费需要的正是卓越的产品。今天的个性消费更需要的是创新的产品。今天中国面临着怎么从山寨大国发展到工艺大国和创新大国,我讲的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这需要一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谢谢各位!
“钝角网”按:9月6日-7日,由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北京智享荟主办,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9第二届西太湖全球公司发展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今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的第41个年头,西太湖论坛以“共建开放型经济、同享新规则机遇”为主题,邀请到了全球公司的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共计300余人,共同为世界、中国和江苏开放发展献计献策,促进国际共商共建共享。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许纪霖先生在论坛上的演讲。
许纪霖
前几年,我对工匠精神有过一些想法,今天借这个机会,特别是给在座的很多青年企业家们分享一下,为什么创业需要工匠精神?我们都知道“工匠精神”这个词过去不太流行,是三年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他说的工匠精神主要是从技术层面来阐发的。我是做文化研究的,今天主要想从精神层面来说,在我看来,工匠精神不单是说技术问题,更在于一种文化,一种态度。所以,我想从这个角度和大家谈一谈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
我们知道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具有工匠精神的国家,一个是日本,另外一个是德国。我们也知道虽然中国是一个世界工厂,但有不少产品是粗制滥造,比较山寨。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历史上没有工匠精神,事实上古代中国社会分为“士农工商”,这个“工”竟然还在“商”的前面。“工”就是过去的手工业者,地位是非常受尊重的,否则很难想象,我们到台北的故宫博物馆可以看到用玉雕出来的那棵足以乱真的大白菜、一块红烧肉,这都是我们工匠精神个产物。尊重手艺人,过去也是中国的传统。为什么在过去手艺人受到尊重?实际上很简单,他服务的不是宫廷,就是贵族,所以工匠精神是服务于上流社会的。但是中国很不幸的是革命太多了,特别是到了近代的革命,最后铲除了贵族,尤其在1949年以后,由于当时客观环境,长期物资的匮乏,普遍的生活贫困,就像十八大所提出来的,主要是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求的矛盾。所以,当时重要的不是精益求精,是一个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在这个背景下,工匠精神就开始消失。
改革开放以后,工匠精神回来了没有呢?没有,因为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以后,地方政府追求gdp,而不少企业追求的是赚快钱。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想的都是如何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当然就很少谈到工匠精神。也就在这几年,我们知道,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三驾马车里面投资、出口遭遇了瓶颈,现在的内需又远远不足,在这个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才浮出去了水面。
我现在就来谈一谈,从文化角度理解的工匠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说的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第二句话,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第三句话,工匠精神是对卓越的追求。
先说第一句,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伦理学家叫麦金太尔,他有一本名著叫《追寻美德》。他说人对利益的追求有两种,一种是追求的外在利益,比如权力、财富、知识,事实上这些都是身外之物。这些身外之物,人对它的追求当然是有着很大的动力,但是麦金太尔告诉我们说外在利益这些东西是可以替代的,比如说企业,企业家觉得干这行好像赚不了什么钱,改行干另外的可以赚更多的钱,那就立马改行,这是对外在利益的追求。麦金太尔说还有另外一种追求的动力,是内在利益。所谓内在利益,是说干某一行对人来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的需求,是不能代替的、非此不可的“那个”,是具有内在价值的内心渴望。这就是麦金太尔说的,如果人要成大事,最重要的是要有这种内在利益。从我们职业的角度来说,我把它称为叫“志业”,能满足内在利益的职业就是人的志业,就是和志向、理想有关。
我想说现代人的志业就是一种专业精神,今天我们在座有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我相信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品位和专业价值,不知道大家体会到了没有?你越是喜欢它,越对它有深刻的理解,就有可能不计功利地要把它做到完美,获得的不仅是金钱的回报,更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内在利益,内心的那份满足。我们都知道乔布斯的故事,乔布斯为什么能够成功?最重要的是乔布斯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对他的产品达到了精益求精,近乎一种宗教般的追求。所以,他才成功。《乔布斯传》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的时候,有位评论者就很感叹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老是想着job,所以永远出不了jobs。我们看到,今天中国流行的是各种各样的胡润财富排行榜,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但是中国现在缺的是什么排行榜呢?缺的是专业技术排行榜、行业声望排行榜,缺的是这些。事实上,各行各业竞争是很激烈的,但是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我想一定是那些不把财富作为终极理想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我想华为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如果华为要赚钱的话,它应该上市,但是华为没有上市,它有自己的理想,这是一家好公司。
第二句话,工匠精神是一种信仰。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沈从文有句话,他说“文学之于我不仅是兴趣,而且是信仰”。我们都知道沈从文差点就成为中国大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可惜他早一个月去世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中国文学的无冕之王。文学之于他是生命,是信仰,所以我想,最重要的工匠精神是什么?这不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这种工艺有一种敬畏感。一个产品要做得好,不仅靠外在竞争的压力,同时也要靠内在的信仰。所以,对今天的企业家来说,你的信仰不一定是家国天下,但我想你首先要对自己的专业有信仰,有这份热爱。
我们都非常敬佩google公司,但是google公司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竟然是一家只有10%的人在那里负责赚钱,而90%的人在胡思乱想,这就是创新。所以,alphgo最后击败了全世界所有的围棋高手,震撼了世界,这个动力不是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实际上就是google对人的自我能力的超越的一种追求。的确,如果要创业成功,人必须有极高的智商、情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时代比的不仅是聪明,比的也是傻。这个傻并不是真的傻,而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行业,自己感兴趣的这个东西有一种韧劲,非此不可。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去追求它,最后达到了这个行业,所选择事业的顶峰。我想说成功当然很重要,但是最大的成功有时候恰恰来自一种我称为的游戏心态。对你所喜欢的行业,以一种超越功利的态度去追求,有时候就会有大成功。
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采访,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华裔学者崔琦。他拿到诺贝尔奖以后,有一个小记者问他,是否每天在实验室都很辛苦?崔教授是一个河南人,非常憨厚地一笑,说,“哪里,我每天都带着好奇的心情进实验室,不知道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什么。”他说他每天在实验室像过节一样快乐。所以你看崔奇的成功,不是因为他功利,追求成功,而是他放下了,某种意义上也很佛系。每天在实验室里玩游戏,一不小心就玩大了。
这里我要提一下创业导师李开复在网络上流传的很多金句和名言中我最喜欢的那句,“听从内心的声音”。自我肯定,它与外在的标准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自我的尺度,做最好的自己。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成为你最好的自己,所以我想今天在座有很多青年企业家,是否最后有大成功,你很难保证。但是只要你做下去,你就能成为你最好的自己。
第三句,工匠精神是对卓越的追求。我想说的是工匠精神追求的是一种品质,这就是贵族品质,这叫卓越。这个词现在很少提起了,但是我想重新提出来。供给侧改革意味着什么?就是提供卓越产品。消费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匮乏时代,那仅仅是为了获得官能欲望的满足。到了第二个时代,小康时代,消费者消费的不是物质,是通过消费来获得自己阶级的身份,以获得他人的承认和社会的尊重。今天我们知道中国都市的中产阶级,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阶级的消费,已经进入了身份认同的这个阶段。这种消费最重要的实现文化分层,这种分层不是通过物质,是通过文化来实现的。对贵族社会来说,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有没有文化品位,这是贵族和暴发户的区别。所以,对我们来说,要非常清楚产品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就是文化附加值,是那个象征符号。关键不是消费什么,而是谁在消费,所属的群体是什么。这还不是消费的最高层面,最高的层面,贵族精神是什么?自由个性、与众不同。身份消费还是异中求同,你要进入那个群体,但是个性消费是要显示出与众不同,同中求异。这就是从身份认同到自我实现的变化,所以今天最牛的创业者、创造者,他的产品不是跟着潮流走,是领导潮流。不是时势造英雄,是英雄能够造时势,这才是一个卓越产品最重要的特点,身份消费需要的正是卓越的产品。今天的个性消费更需要的是创新的产品。今天中国面临着怎么从山寨大国发展到工艺大国和创新大国,我讲的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这需要一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谢谢各位!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