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刻安装钝角网app
这两天,似乎在“自由落体”的中美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标志之一就是王毅外长在“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上的讲话。我相信,他的讲话绝不仅仅代表他自己。
2020年7月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发表致辞
王毅外长的讲话我非常赞成,也暗暗地为他叫好。例如他说:
中美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和平共存。中国的对美政策没有变化,我们仍愿本着善意和诚意发展中美关系。
他还说,随着中国的发展,有些美国朋友对中国怀有越来越多的疑虑甚至戒惧。在此我愿重申,中国从来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无意与美国全面对抗。
我特别注意到王毅外长说的这段话,他也是放在首先的位置说的。
他说:首先,中美双方不应寻求改造对方,而应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存之道。
我看,双方都不寻求改变对方,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双方历史、意识形态、社会形态以及文化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模样去改造,一定是不会成功的,只能是裂痕越来越大。
但是,我想补充一句,不仅仅是不寻求改变对方,也要寻求改变自己。中国要改变自己,美国也要改变自己。
当然尽管现在的美国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去强求美国改变自己,否则就成了“寻求改变对方”了,但是,改变自己是适应潮流,是与时俱进的结果,美国也不应该是顽固不化的。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经过不断地改变,才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样的改变,他们也不应该停止。
不久前,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微冷战和微调整》,文章中这么说:对于中美关系发生的这些变化,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看法,美国人有美国人的看法。这些看法都不一定是准确无误的。我们必须分析各种看法,了解对方和懂得对方,才能调整双方的关系。但是,应当是“微调整”,不是大刀阔斧,以免伤筋动骨。
实际上,我说的微调整,就是要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是每时每刻都应该进行的,因为,每时每刻的外部世界都在发生变化。
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有不少反对一成不变的智慧。我们可以看三个成语。
一个就是“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告诉我们,在一条行进的船上一把剑掉入河中,如果在掉剑的位置做上记号,等船停下再下去捞是捞不上来的。
第二个是“削足适履”,《淮南子》告诉我们,如果因为鞋小而把脚削去一块,那是绝对不可行的。
再一个是“守株待兔",《韩非子》告诉我们,因为在树下侥幸捡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因而坐在树下等第二只兔子撞树是可笑的。
三个成语其实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就是不能墨守成规,多说一句的话,“墨守成规”这个成语也是表达同样意思的,就是说要有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意思。这个变化就是改变自己。
当然,我主张循序渐进的变化,就是所谓的“微调整“,如果大开大合,时东时西,也不是好的改变,会搞糊涂了对方,也搞糊涂了自己。
王毅外长强调了习主席的观点,他说: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只要双方都有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积极意愿,我们就能够推动中美关系走出困境,重回正轨。
这是非常清醒的话,如果能够遵行去做,那是中国之福。
这两天,似乎在“自由落体”的中美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标志之一就是王毅外长在“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上的讲话。我相信,他的讲话绝不仅仅代表他自己。
2020年7月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向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发表致辞
王毅外长的讲话我非常赞成,也暗暗地为他叫好。例如他说:
中美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和平共存。中国的对美政策没有变化,我们仍愿本着善意和诚意发展中美关系。
他还说,随着中国的发展,有些美国朋友对中国怀有越来越多的疑虑甚至戒惧。在此我愿重申,中国从来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无意与美国全面对抗。
我特别注意到王毅外长说的这段话,他也是放在首先的位置说的。
他说:首先,中美双方不应寻求改造对方,而应共同探索不同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存之道。
我看,双方都不寻求改变对方,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双方历史、意识形态、社会形态以及文化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模样去改造,一定是不会成功的,只能是裂痕越来越大。
但是,我想补充一句,不仅仅是不寻求改变对方,也要寻求改变自己。中国要改变自己,美国也要改变自己。
当然尽管现在的美国也存在不少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去强求美国改变自己,否则就成了“寻求改变对方”了,但是,改变自己是适应潮流,是与时俱进的结果,美国也不应该是顽固不化的。美国建国二百多年来,经过不断地改变,才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这样的改变,他们也不应该停止。
不久前,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微冷战和微调整》,文章中这么说:对于中美关系发生的这些变化,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看法,美国人有美国人的看法。这些看法都不一定是准确无误的。我们必须分析各种看法,了解对方和懂得对方,才能调整双方的关系。但是,应当是“微调整”,不是大刀阔斧,以免伤筋动骨。
实际上,我说的微调整,就是要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是每时每刻都应该进行的,因为,每时每刻的外部世界都在发生变化。
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有不少反对一成不变的智慧。我们可以看三个成语。
一个就是“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告诉我们,在一条行进的船上一把剑掉入河中,如果在掉剑的位置做上记号,等船停下再下去捞是捞不上来的。
第二个是“削足适履”,《淮南子》告诉我们,如果因为鞋小而把脚削去一块,那是绝对不可行的。
再一个是“守株待兔",《韩非子》告诉我们,因为在树下侥幸捡到一只撞树而死的兔子,因而坐在树下等第二只兔子撞树是可笑的。
三个成语其实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就是不能墨守成规,多说一句的话,“墨守成规”这个成语也是表达同样意思的,就是说要有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意思。这个变化就是改变自己。
当然,我主张循序渐进的变化,就是所谓的“微调整“,如果大开大合,时东时西,也不是好的改变,会搞糊涂了对方,也搞糊涂了自己。
王毅外长强调了习主席的观点,他说: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只要双方都有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积极意愿,我们就能够推动中美关系走出困境,重回正轨。
这是非常清醒的话,如果能够遵行去做,那是中国之福。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